|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理论研究 |
|
道德重建是中国梦的根基 |
||
檀传宝
《中国教育报》2013年5月20日
黑格尔说一个失去伦理实体的民族就不是一个具有现实性的民族——一个没有精神内核的民族实质上就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国歌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确切含义应当是:以社会道德危机为核心的文化安全问题可能是当代中国诸种国家安全课题中最核心、最根本者。
文化安全的两个维度,就是外部、内部两个最主要的维度。所谓外部维度的文化安全,主要是针对他文化对于本民族文化可能构成的威胁而言。在全球化的时代,坚守民族的文化特性、反对文化殖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最重大的社会实践主题。内部维度的文化安全,则主要是指文化实体因自我腐败可能导致的自杀型生存危机。有人说古罗马文明不是毁灭于强敌的入侵,而是腐烂于温暖的澡堂———罗马因骄奢淫逸而亡国,这就是内部文化安全丧失的典型例证。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社会在经济上迅速崛起,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有许多令世人称羡的“增长”。但是中国社会“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也是十分明显的———GDP的增长并没有自动带来本该与之相伴而生的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增长。在物质生活方面,人们忽然发现琳琅满目的商场里食品、药品甚至比以前更不安全;在精神生活方面,人们发现亲情、友情、爱情、责任都极为稀缺,有时甚至连最基本的道德底线的坚守都成为十分困难的事情——近年类似“小悦悦”、“彭宇案”等事件的出现所导致的“礼仪之邦”的空前尴尬就是明证。
试问:一个烂透了的苹果,还叫苹果吗?同理,一个“穷得起却富不起”的人,算是有真正教养的人吗?如果我们任由文化的腐败横行无忌,未来一个伦理尽失的东方社会还能配称以伦理文化见长的文明之邦———“中国”的称号吗?
我们道德文化的自我救赎之道在哪里?
就像文化安全是诸种国家安全的内核一样,道德文化的重建不仅是在精神上“收拾旧山河”的核心任务,也是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个体幸福生活能力的不二法门。文化安全只是加强道德文化建设的一个防御性的理由,更为积极的思考应当是:中国的社会如何积极建构自己的“软实力”,成为一个在精神生活品位上令世人同样称羡的美好国度?
道德文化的进步需要以物质文明、制度文化的发展为基础,当然也需要许多宏观的社会建设策略,不过核心价值观、道德文化等最终乃是“民间”的事情———就像人体最终需要靠毛细血管才能最终完成血液循环一样。因此,道德文化重建最基础的功夫在于公民日常生活的改造,而有质量的阅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功课。2011年底,耄耋之年的哲学家、关怀理论大师内尔·诺丁斯教授在北京解释她个人对“幸福生活”的理解时曾经说:幸福生活就是事业顺遂、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空闲时间看自己喜爱的书,以及在海滩上散步看日出与日落……
“有空闲时间看自己喜爱的书”成为个体幸福生活的要素之一,曾经让在场的许多人动容。但“有空闲时间看自己喜爱的书”这一幸福生活命题的完成,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你要有“空闲时间”。如果为了“在宝马车里哭”而忙忙碌碌一辈子,你可能永远都没有“空闲时间”去阅读。第二,有值得你“喜爱”的书———那一定是一片能够让你超越于充满欲望与幻灭的浮华市井生活的高贵精神休憩之地,在那里,你能够与高贵相遇,从而获得一个健康的正常人应该有的精神上的充盈与安逸。我认为诺丁斯所强调的阅读是一种高贵、高尚的阅读。
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道德八书》:《心存敬畏》、《拷问良知》、《克尽责任》、《坚守诚信》、《呼唤公德》、《伸张正义》、《学会关怀》、《体悟幸福》等八种,就是为了服务于上述高尚阅读所做出的一次重要的文化努力。作者们采取了十分感性、具象的论述方式,十分方便我们认真思考和回应诸如心存敬畏、考问良知、恪尽责任、坚守诚信、呼唤公德、伸张正义、学会关怀、体悟幸福等最为紧迫的时代呼唤,也可以在这一美好的精神之旅、对话之旅中获得灵魂的休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一个诺丁斯所定义的幸福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