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理论研究

公平公正处理违反师德行为
余雅风
《中国教育报》2013年12月5日
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理标准和具体规范,使得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对教师的管理行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些处理决定的作出,在公平、公正性方面受到质疑。对此,《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第一条不但将“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作为《办法》的宗旨,同时也强调了“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这一重要价值,在内容上也重点围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规定,从而保证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教师管理行为以及违反师德行为处理的公平、公正,使保护教师合法权益落到实处。
第一,具体界定师德禁行行为与相应的处分方式,促进管理行为的有法可依。《办法》对教师的师德禁行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还专门规定了教师违反职业道德不同行为的具体处分方式。一方面,使教师能够预先了解违反师德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不利法律后果,从而抵御诱惑,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另一方面,使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在适用《办法》认定和处理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时具有统一、明确的标准,做到依法行政,公平处理。
第二,明确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与义务,防止滥用管理权力。《办法》第五条规定了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及时调查、核实事实等职责,第六条、第八条则规定了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权限范围与职责,以防止其越权行为。同时在第十条规定了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违反《办法》规定不履行职责所要承担的责任,以防止学校、相关管理部门滥用权力和行政不作为。为保证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细则的合法性,《办法》第十三条还对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细则作出了报教育部备案的要求。
第三,通过程序和形式正义,保护教师合法权利。《办法》第五条专门对处分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通过这些规定使处分决定能够以事实为依据,保证处分的公正性。《办法》第七条对处分决定的形式作了具体规定,要求处分决定应以书面形式告知教师,处分决定书必须载明认定的事实、理由、依据、期限及救济途径等事项,同时还规定了处分决定公布的范围,强调了公布处分决定应该遵循的原则,以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第四,确立权利救济途径,保证教师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办法》在第九条专门对教师权利的法律救济途径依法作出了具体规定。一是复核;二是申诉。这一方面是对教师明确规定的两类救济途径,有利于教师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方式积极维护自身权利,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及其上一级行政部门职责的明确规定,对于教师提起的复核和申诉申请,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及其上一级行政部门必须受理并在法定期限范围内进行审理并作出决定。
第五,对社会主体的行为进行引导,有利于形成教师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办法》对教师的师德禁行行为、教师违反职业道德不同行为的具体处分方式作出了明确规定,通过向社会公布、宣传,使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社会主体认识到其行为可能对教师产生的不利影响,不但有利于全社会了解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积极引导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行为,而且有利于为教师创造依法执教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