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理论研究

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使命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朱小蔓
《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21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高我国人民精神文化水平和境界的重要导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重要保障。教育工作,由于其与精神文化的天然内在联系,特别需要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自觉,为改善和加强价值观教育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提高我国人民精神文化水平和境界的重要导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重要保障。教育工作,由于其与精神文化的天然内在联系,特别需要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自觉,为改善和加强价值观教育贡献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近十多年来,人们越来越深切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及其缺失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民族精神凝聚的严重影响。
一段时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被淡漠了,甚至有些“边缘化”了。造成这一状况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
中国社会的转型源自对现代化的追求。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型、追赶型的现代化,在意识形态上和实践上既受到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直接影响,也明显受到中国文化、民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一是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传统价值形态的消解。传统社会的价值观是比较稳定、单一的,较有信誉,并比较顺利地实现了代际传承。而现代社会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挑战、消解一元价值,主张价值多元化。同时,现代社会张扬工具理性,人们往往把知识作为工具,把竞争看作目的,速度、规模、效益等可量化、有外在显示度的事功遮蔽了内心感受上的平和与谦恭,妨害了对事物本性与品质的执着。工具理性有其历史进步意义,但其弊端在于消解了价值理性。
二是现代化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传统文化扬弃、反省甚至抛弃的过程。人们在现存的生活方式中质疑传统的和革命的精神文化还有多大价值?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精神性的东西越来越被物质性的东西消解,干部队伍中的一些腐败等问题,致使意识形态和政府执政的公信力降低。早先那些维系中国人社会性存在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是信息化时代使得所有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完全改变了。过去,中国人以固定的社会组织结构形式维系人际联系,现在,依从规范、信守承诺、受风尚监督的传统道德关系大为松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但信息的不确定性增加了。
以上种种原因,致使人们失却了对较恒定、长远的精神价值的信任,易导致信仰危机。如果我们要真正实现兴国安邦,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使全社会凝聚起来。而如果缺少价值共识和精神力量,社会将一盘散沙。因此,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现实生活的催生,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理性选择。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对公民道德价值观提出具体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人为本”,重新开启了价值观建构之门,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有力契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写入报告。
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此,以明晰的德目形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使价值观教育更具可操作性。它们分别涉及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层面,也涉及对个体要求的层面,是对中华传统文明和当代道德实践的提炼,也是对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价值的认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灵魂,起统摄作用,解决了如何处理一元价值和多元价值之间关系的问题。报告再一次重申,“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两句话对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特别重要。对于一个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国家,人们精神世界随之丰富、精神力量随之增强,尤其重要且刻不容缓。
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承诺
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强调精神世界、精神力量的重要性,把一段时期以来被遮蔽的精神价值高扬起来了。
价值观教育的正当性、合理性在于,人类是依靠社会性连接在一起的。过去,我们有传统的社会连接方式,所以价值观一直是稳定的。但是现在社会变化了,人们慢慢淡漠了对价值观的需要,尤其是儿童意识不到价值观的重要性,因为他们看到的是快速变化的东西。其实,在变化背后,人类是有稳定的价值观的,人们对稳定的东西有一种本性上的依赖。教育传承某种意义上说是文化传承,文化的核心是价值、道德,这是经过历史和实践考验的东西。对于儿童来说,这些并不是用肉眼可以看到的,这也正是教育为什么非常重要,而教育活动中的道德力量和道德声音必须彰显的原因。
自有学校以来,对价值观教育都是有承诺的。教育本身具有传承、丰富道德文明的使命。现在,学校教育的功能被单一化、狭窄化了,价值观教育的意义与作用遭到不同程度的消解。
学校,由于其课程体系承载着国家意志、社会共认的价值观,由于师生、同伴间有一定引导方向的社会性联结,本应是形成积极情感、良好习惯,养成和建立自己价值信念的最好场所,但过于标准化的、服务于升学需要的课程与教学使得大量师生感受不到教与学的乐趣和生命的活力,使知识中所镶嵌的正面价值观隐而难显。德育课程与德育工作若不能与教学活动相融通,不能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就难以激活他们有理想、有目标和方向感的生活热情。
曾有人认为,西方国家并不那么强调学校进行价值观教育,主张保持价值中立。其实,这已是过时的论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范围内许多国家的中小学校已经回归对道德使命的承诺,不仅重视品格教育,也纷纷重视公民教育,开展生命教育。
学校的价值观教育既是培育未来中国公民的摇篮,体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同时也是陪伴青少年生命成长的精神食粮,体现教育的个体化功能。我们要改善现有学校文化生态,重建人们对价值观教育的信心。
但也应该认识到,价值观教育不是仅由学校承担的,也不是仅靠学校教育可以完成的。
价值观教育应该从小开始,因为认同价值,首先是通过情感来认同的,而情感的培育是要从小做起的。但是,在现代社会,家庭流动、单亲与重组,年轻夫妇自身的价值观偏离等,使得许多家庭未能承担起对下一代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责任。
人的道德品质、价值观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建构的过程。学校课程在人的心田播撒种子,课堂学习要与学习者原有经验相联结,也要通过更宽阔的社会实践使道德认识、价值经验内在化。另外,网络等新媒体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最主要方式,因而吸引青少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媒体必须负起责任。这些使命应当由大教育、由更广义的教育工作者承诺。
学校价值观教育要进一步改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公度性的标准,学校价值观教育应以此为基本内容,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
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转变学习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威权文化,它习惯于自上而下的传递模式与管理模式。受此影响,德育因袭的思维惯性与工作方式需要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品德课程和日常德育工作已不断调整教育理念,在今后更加民主、开放的社会,价值观教育要进一步改变单向度、植入性、说教式的教育,走向相互理解的、可以讨论的、对话性的学习方式。
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处于不同阶段的儿童认知条件各异,情感发育程度不同,脑发育情况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从幼儿开始,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彼此合理衔接。
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锻炼学生的道德理性能力。学生不仅要学习一些有关道德价值的知识,更要学会怎么去判断,怎么去把它变成自己能够力行的思维方式与能力,变成自己认同的意愿。西方道德文化重辨析、质疑、逻辑推导,这是我们需要增强的。
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生命经验。今天,中国社会现实中的青少年生命经验是极其复杂的,社会学的视角、青少年亚文化的视角、网络媒体时代的视角不可缺少。价值观教育一定意义上说是激活生命的教育,是帮助人意识到生命权利、生命潜能及生命发展方向、意义、价值和责任的教育。它需要一些知识支撑,但更重要的是生活经验的积累、体验与反思。因此,改变说教方式、知识传递方式、成人经验传授方式,走向生命相遇、生命感应、生命体悟方式至为重要。
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体现开放性。要向社会开放,尽可能地介入社会,更多地吸纳社会元素进入学校。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并把它贯通于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形成价值认同,凝聚社会共识,是教育艰巨而神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