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理论研究

把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董奇
《中国教育报》2014年5月7日第9版
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重点谈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问题,为高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我就高等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是提高认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体现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诉求,既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现实需求,又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同时还面向国际吸收了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基础,也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持久动力。我们还深刻地认识到,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重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思想上武装青年大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职责所在,必须常抓不懈。
二是精心谋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核心任务。必须充分考虑大学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避免孤立地、片面地理解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加强系统设计。我认为,应当注重把握好四个方面。第一,要注重在学习和科研活动中培育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的核心任务是学习和科研,大学人才培养工作要将价值观教育与这两项任务结合起来,避免成为“两张皮”。要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思想启蒙和价值引领功能,引导学生对价值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第二,要注重在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选择更加自由、更加多样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必须主动占领社会实践这一育人的主阵地,积极组织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培育核心价值观,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抽象的教条和简单的说教。第三,要注重在日常生活和文化氛围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潜移默化,使其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师德建设相融合,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把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尊重教师、保障教师待遇的同时,加强师德教育。
三是完善制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供保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提高认识水平,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还要重视制度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切实解决评价软、问责缺、激励不足等问题。一要抓院系考核。以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为主线,完善学校职能部门和院系所工作成效评估标准与机制。二要抓学生评价。建议设立专项课题,组织开展深入研究,将学生认识、态度、行为上的表现具体化,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客观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变化情况,及时反馈,引导学生不仅学会学习和做事,还要学会做人,同时为改进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科学依据。三要抓教学督导。完善教育教学督导制度,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情况纳入教学督导的重要内容,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四要抓教师激励。充分激发广大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设立专门奖项,将理论上和实践上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成果作为评选内容,表彰在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实践中卓有成效的优秀教师和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