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件

《北京师范大学校报》管理规范
发布时间: 2016-04-28  
    《北京师范大学校报》是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的机关报,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0803/(G),是北京师范大学信息交流、新闻宣传、理论研讨的重要阵地。北京师范大学校报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新闻宣传和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秉持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理念,以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弘扬时代精神为己任,努力为学校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校报》为旬刊,每月10日、20日、30日出版。报面为对开四版,第一版为要闻版,第二版为新闻综合版,第三版为理论版/学子部落版,第四版为文化副刊版。另外根据有关宣传任务不定期出版增刊。每年出版期数近40期。
    为不断提高报纸质量,校报编辑部特规定工作流程、管理制度、质量规范如下:
    一、校报出版流程
    (一)各版责任编辑草拟版面策划方案
    (二)编委会讨论
    (三)组稿、采写
    (四)编稿、改稿
    (五)二审
    (六)排版、校对
    (七)终审
    (八)付印
    (九)出版、发行。
    二、管理制度
    组织执行力=战略目标+制度流程+责任效率+控制体系。
    (一)来稿接收制度
    1、编辑人员每日及时接收邮件。按照不同版面,各责任编辑将相关稿件在电脑中进行登记。要求编辑按出报时间建立文件夹,文件夹名标注收稿时间。
    2、如有师生来投文字稿,编辑要热情接待,并及时将稿件转成电子文档。
    3、由各版编辑负责与相关作者或来稿单位进行沟通联络。
    4、建设完善的校报通讯网。在各行政部门和各院系建立健全的通讯网,通讯员能够及时迅速地将各单位信息或新闻稿件报送编辑部,校报经常与通讯员沟通联络,定期召开通讯员会议了解单位动态,指导业务工作。
    (二)选题策划制度
    1、校报编辑部每周召开一次选题策划会议。
    2、由各版责任编辑负责考虑和提出可行性选题,在选题策划会上编辑部集体讨论,确定最终选题,及主题、内容、形式等。
    3、各版责任编辑根据选题的要求,进行采访、搜集资料、整理新闻、修改稿件等。
    4、在策划会上,由主编负责向编辑部人员分配任务,同时向编辑人员搜集意见,对选题进行适当调整。
    (三)校报审稿制度
    校报实行三级审稿制度:
    一审由各版责任编辑在组版过程中完成,要求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无重大导向性错误,有拿不准的问题逐级请示.把好文章质量和文字质量关。
    二审由主编完成,对各版稿件进行统筹、协调,把好思想内容关和谋篇布局关。
    终审由总编完成,负责对宣传舆论导向等进行全面把关。
    (四)校报发行制度
    1、校内发行
    校内各个单位校报的发放,由校报编辑部在出报的当日通知有关发行人员,并督促及时发放。校领导信箱的发放由校报编辑部负责,每人1份;各机关部处报纸的发放,由校报编辑部负责及时送到学校收发室,部处正副职领导每人1份,各办公室3份;教师信箱的发放由校报编辑部通知学生发行员在出报的当日或次日分送到各院系的教师信箱,每人1份;学生宿舍的发放由校报编辑部通知学生发行员在出报的当日或次日分送到各个学生公寓的每一个宿舍,每个宿舍1份。
    2、校外发行
    校外发行由校报编辑部负责每期寄送,包括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寄送,与全国各高等院校的校报编辑部等进行报纸交流,向全国各地的知名校友发放等。
    3、网络发行
    校报编辑部负责及时将新出版的报纸内容上网,方便广大师生和社会人士通过网络在线阅读校报,不断扩大报纸的影响。
    4、汇编合订本
    每年年初要将全年报纸合订成册30份,送学校档案馆和图书馆存档,并送有关部门留作资料,余下部分由校报编辑部留存。
    (五)校报稿酬制度
    稿酬标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同等稿件之稿酬额度标准向署名稿件倾斜,同等署名稿件之稿酬额度标准向学生记者倾斜。
    具体发放按照《稿酬标准》执行(见附件)。
    (六)校报档案制度
    档案资料的妥善保存,是校报编辑部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制定如下规定:
    1、责任编辑要做好每期校报采用来稿电子文档保存工作。
    2、每期校报出版后,至少要准备40份按期存档。
    3、校报每年的合订本要送学校档案室和图书馆存档,并送校史馆等有关单位留作资料,编辑部保存好余下的部分,至少15本。
    4、校对底稿留存一年。
    (七)总结考评制度
    总结考评是前进中的加油站,交流经验,吸取教训,以利于进一步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校报的质量。
    1、通过编前会和编后会等形式,制定稿件任务完成时间表,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交流。
    2、积极参加北京市高校校报协会、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组织的“好新闻”评选活动。
    3、认真做好年终述评,接受主管部门的考核。
    4、不定期举行读者座谈会,或经常性地与读者、作者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校报质量。
    5、对学生编辑记者进行培训。
    三、校报采、写、编、校工作质量规范
    (一)根据新闻事实和掌握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新闻体裁。
    (二)语言准确、简洁、通俗、生动、流畅。
    (三)提倡写短文,一般消息不超过1000字,评论不超过2000字,通讯等专稿不超过3000字。
    (四)提倡写法创新,不囿于固定模式。
    (五)所有稿件必须经过审核方可发表。
    (六)稿件取舍要以是否具有新闻宣传价值为标准,以指导性和影响性为原则,杜绝一切政治错误或内容不健康的稿件。
    (七)对于因时间原因影响新闻性的可用稿件,要予以适当技术处理,以突出指导性或影响性。
    (八)认真改稿,避免原则性错误和辞章、语句、词语、文字和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
    (九)同一主题、内容或形式的稿件一般要进行合理配置。
    (十)精心制作标题。标题要突出核心内容,准确、生动、活泼,避免机械重复事实。